我国不锈钢管生产经过4多年特别是近2年来的发展,无论是不锈钢无缝管还是焊管的生产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,产量、质量和品种不断增加和提高,少数产品的质量达到 水平。不锈钢管因其工艺不同,分为热轧(挤压)和冷拔(轧)两种:热轧(挤压无):圆管坯→加热→穿孔→三辊斜轧、连轧或挤压→脱管→定径(或减径)→冷却→坯管→矫直→水压试验(或探伤)→标记→入库轧制无缝管的原料是圆管坯,圆管胚要经过切割机的切割成长度约为1米的坯料,并经传送带送到熔炉内加热。
无锡征图钢业有限公司
热轧精密钢管用连铸圆管坯板坯或初轧板坯作原料,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,高压水除鳞后进入粗轧机,粗轧料经切头、尾、再进入精轧机,实施计算机 控制轧制,终轧后即经过层流冷却和卷取机卷取、成为直发卷。直发卷的头、尾往往呈舌状及鱼尾状,厚度、 宽度精度较差,边部常存在浪形、折边、塔形等缺陷。其卷重较重、钢卷内径为760mm。将直发卷经切头、 切尾、切边及多道次的矫直、平整等精整线后,再切板或重卷,即成为:热轧钢板、平整热轧钢卷、纵切带等产品。热轧精整卷若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并涂油后即 成热轧酸洗板卷。(1)合理选材。对精密复杂模具应选择材质好的微变形模具钢(如空淬钢),对碳化物偏析严重的模具钢应进行合理锻造并进行调质热,对较大和无法锻造模具钢可进行固溶双细化热。
调压时压力应稳定,每个安全阀启闭试验不得少于3次。调试后应按本规范附录A第A.o.2条规定的格式填写“安全阀 初调试记录”。.11带有蒸汽夹套的阀门,夹套部分应以1.5倍的蒸汽工作压力进行压力试验。.12设计文件要求进行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的材料,供货方应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结果的文件,其指标不得低于设计文件的规定。.13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晶间腐蚀试验的不锈钢管子及管件,供货方应晶间腐蚀试验结果的文件,其指标不得低于设计文件的规定。.14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在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管,不得混淆或损坏,其色标或标记应明显清晰。材质为不锈钢、有色金属的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,在储存期间不得与碳素钢接触。暂时不能的管子,应封闭管口。道4.1管子切割4.1.1管子切断前应移植原有标记。低温钢管及钛管,严禁使用钢印。2碳素钢管、合金钢管宜采用机械方法切割。当采用氧火焰切割时,必须保证尺寸正确和表面平整。3不锈钢管、有色金属管应采用机械或等离子方法切割。
另外。方矩管热还具有以下三个优点:(一)尺寸稳定性对于髙精度的方矩管。其要求的精度髙。故必须保持尺寸的稳定性。由于在空气中进行校直。冷却速度慢。因此对奥氏体具有稳定化的作用。会增加组织中残余奥氏体方矩管的数量。故必须进行冷。(二)减少淬火变形由于方矩管细长。故淬硬过程中容易变形。故必须严格控制其变形。热是十分关键的工序。在淬火冷却过程中。利用过冷奥氏体的塑性进行及时校直。这是确保其合格率提高的关键步骤。为此应进行热浴淬火或在油中冷却一定时间提出热校直.同时应在加热时进行吊挂加热。以减少淬火的变形。对于高精度的导轨。为减少变形则进体渗氮或离子渗氮等。(三)高硬度方矩管主要承受接触疲劳载荷。故必须具有高的硬度。因此应进行淬火、或表面淬火或化学热等。随后进行低温回火。
(2)模具结构设计要合理,厚薄不要太悬殊,形状要对称,对于变形较大模具要掌握变形规律,预留余量,对于大型、精密复杂模具可采用组合结构。
(3)精密复杂模具要进行预先热,消除机械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。
(4)合理选择加热温度,控制加热速度,对于精密复杂模具可采取缓慢加热、预热和其他均衡加热的方法来减少模具热变形。
(5)在保证模具硬度的前提下,尽量采用预冷、分级冷却淬火或温淬火工艺。
(6)对精密复杂模具,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,尽量采用真空加热淬火和淬火后的深冷。
(7)对一些精密复杂的模具可采用预先热、时效热、调质氮化热来控制模具的精度。
(8)在修补模具砂眼、气孔、磨损等缺陷时,选用冷焊机等热影响小的修复设备以避免修补过程中变形的产生。
另外,正确的热工艺操作(如堵孔、绑孔、机械固定、适宜的加热方法、正确选择模具的冷却方向和在冷却介质中的运动方向等)和合理的回火热工艺也是减少精密复杂模具变形的有效措施。
因此轻铁系磷化在粉末涂装和阳极电泳上显示了某些优越性。室喷淋磷化工艺整个前工艺只有一个喷室,在喷室的下面有多个贮液槽体,不同的液喷淋工件后流回各自的槽体中。首先喷淋脱脂液,待脱脂液流回脱脂槽后,关闭阀门;然后喷淋水洗,水洗完成后关闭水洗阀门;下一步再喷淋磷化液,这种单室方法可实行如下几种工艺流程:脱脂--磷化"二合一"(轻铁系)--水清洗--(铬封闭)--出件。脱脂--水清洗--磷化--水清洗--(铬封闭)--出件脱脂--水清洗--表面调整--磷化--水清洗--(铬封闭)--出件这种磷化工艺一般不提倡安排酸洗工序,以免造成设备腐蚀或产生工序间锈蚀。
其椭圆式的喷雾冷却方式给各个支撑辊以均匀的冷却条件。每个二冷段在宽面(510mm)和窄面(390mm)上的喷水都能独立调节,以保证均衡的热。动态软压下铸机的拉矫单元有10个独立的模块(改造以前是4个),压下辊直径是1m,由新的水平1和水平2自动化系统独立控制每一个辊子的操作。正常拉坯时,控制辊子压力;施行软压下时,控制辊子的位置。当实施位置控制时,辊子挤压间隙误差可控制在0.1mm以内,在此情况下挤压力是材料强度的函数。
最新资讯
最新新闻